杨慧林

 杨慧林教授(1954- ),男,出生于北京,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等,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宗教学领域的研究,多部学术著作被收入《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宗教研究年鉴》等,国外学术刊物也有专文介绍其学术研究。其主讲的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2006年还曾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聘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被美国旧金山大学聘为Distinguished Fellow of EDS-Stewart Chair,被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慧林


教授课程
西方文艺理论史
西方文化理论与宗教研究
基督教文化概要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专题
英译国学经典研读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当代神学对一体化全球化问题的介入及意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基督教对欧洲神话系统的影响和诠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当代神学与人文学的交叉概念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神学与人文学(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其代表性学术著作有《神学诠释学:圣言·人言》、《移动的边界》、《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欧洲中世纪文学史》、《西方文论概要》、《西方文艺理论史》等,并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读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以及美国、英国、德国、芬兰等国家的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大量论文。2004年,美国的SSCI检索刊物《当代中国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为杨慧林出版了英文学术论文专辑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work of Yang Huilin;其主编的Sino-Christian Studies in China 也已由美国Cambridge Scholars Press出版。


1998
年以来,杨慧林主编的《基督教文化学刊》已连续出版24辑,并自2005年开始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估研究中心列入CSSCI核心期刊来源数据库,自2009年开始在香港注册为国际期刊。


主要论文如下:
1、《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莎士比亚》,《文艺研究》19886期。
2
、《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文艺研究》19914期。
3
、《电影符号学》(翻译),《当代外国影视艺术》19923期。
4
、《20世纪西方文学的神学倾向》,《文艺研究》19943期。
5
、《陕军东征与世纪末文化的非理性主义情绪》,《学习》19946期。
6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中西文论研究中的意义》,《东方》19954辑。
7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神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1期。
8
、《对马丁·路德重读〈圣经〉的一种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1996.12
9
、《西方文化:对〈圣经〉的重新读解》,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文学与基督教》1996.9 
10
、《汉语基督教的道德化及其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东西方宗教伦理及其他》1997.10

11、《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督教》,(澳门)《文化杂志》1997.12
12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新华文摘》19988期,《天津社会科学》19983期。 
13
、《宇宙论的基督教观点》,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1998.10
14
The Moraliz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and the Result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意大利)《明清研究》19987期。 
15
、《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世界汉学》19981期。 
16
、《神学伦理学的当代意义》,(加拿大)《维真学刊》19991期。 
17
、《〈圣经〉阐释与〈诗经〉阐释的对话》(与金元浦合作),《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1辑。 
18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2辑。 
19
Kritinusko Kiinnostaa Kiinan yliopistoissa,(芬兰)Kristillinen Viikkosanomalehti2000,1.9,No.35.
20
、《20世纪神学美学的可能性及其溯源》,《基督宗教研究》2000年第2辑。

21、《早期基督教文学概说》,《外国文学评论》20003期。 
22
、《一体化与全球化问题的三种错位及基督教视角》,《基督教文化学刊》2000年第3辑。 
23
、《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批评的兴起》,《基督教文化学刊》20004辑。 
24
、《全球化与基督教的自我诠释》,(加拿大)《维真学刊》20013期。 
25
、《神学解释学的人文学价值》,《基督宗教研究》2001年第3辑。 
26
、《托马斯·阿奎那与中世纪中期的文学批评》,《基督教文化学刊》20015辑。 
27
、《世界伦理构想的宗教背景及问题》,《跨文化对话》,20016辑。 
28
The Religious Studi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芬兰)Lahetys Theologinen, 2001, volume 6.
29
、《读解圣言:神学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过渡的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1期。 
30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针对性问题》,《长江学术》20021辑。

31、《〈圣经〉诠释中的意义问题》,《宗教与文化》20021辑。 
32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文化学刊》20028辑。 
33
、《关于解释学与神学的比较研究》,《跨文化对话》,200210辑。 
34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英国)China Study Journal, vol.17, No.3, December 2002. 
35
、《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世界宗教研究》20031期。 
36
、《〈佛教与跨信仰对话〉序言》(翻译),《世界宗教文化》20032期。 
37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的三个问题》,《佛学研究》200312 期。 
38
、《宗教学研究与人文学问题的互动》,《博览群书》20032期。 
39
、《希望之旅与文化偏执》,《博览群书》20034期。 
40
Some Considerations on Christian Theology in Chinese,(香港)Institute of Sino-Christian Studies Newsletter, 2003No.1.

41、《的颠覆性与神学逻辑》,《问题》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
、《圣经和合本的诠释学意义》,人民文学出版社《圣经与文学阐释》20036月。 
43
、《加达默尔与神学诠释学》,《基督教文化学刊》200310辑。 
44
、《不愿意被软化的神学》,《基督教文化学刊》200310辑。 
45
Inculturation or 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46
Three Concerns in the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47
What Theological Ethics Mean to the Contemporary,(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48
The Moralized Sino-Christi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Morality,(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49
The Unio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and Its Hermeneutical Analysis,(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6.
50
、《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文艺研究》20043期。 

51、《从差异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读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期。 
52
、《汉语神学的处境化及其问题领域》,《青年思想家》20041期。 
53
、《当代天主教神学的人文关怀》,《天主教研究论辑》2004年第1辑。 
54
、《汉语神学的处境化及其问题领域》,《基督教与中国文化》2004.11
55
、《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 
56
The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Ethic in China,(德国)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ankfurt: Peter Lang Press, 2005. 
57
、《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文艺研究》20053期。 
58
、《诗性的诠释与灵性的诠释》,《长江学术》20061期。 
59
Religious Stud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61. 
60
、《诠释和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外国文学研究》20066期。 

61、《评谢列贝克斯〈信仰的理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6秋季号第25期。 
62
、《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神学进路》,《神学美学》20061辑。 
63
、《吴小龙的细节及其警示》,《博览群书》20071期。 
64
、《早期教会大学的两种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中国文化》2007年春季号。
65
、《经典哥特小说集·序》,《博览群书》20075期。
66
、《为了被忘却的诗性智慧》,《基督教文化学刊》200513辑。
67
、《在其位置上的不在场》,《基督教文化学刊》200514辑。
68
、《何谓神学的事件》,《基督教文化学刊》200615辑。
69
、《穷人何谓?》,《基督教文化学刊》200616辑。
70
、《教材建设与教材观念》,《谈学论教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1、《学术制度、国家政策和语言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1

72、《经文辩读的价值命意与公共领域的神学研究》《长江学术》20091

73、《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外国文学研究》 20092

74、《中西之间的经文辩读》,《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5、《八九十年代的省思与西方的生态神学》,《理论学刊》20096

76、《怎一个字了得——〈道德经〉之的翻译个案》,《中国文化研究》20093

77、《宗教研究的比较意识与对话精神》,(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9春季号第30期。

78Language and Missionary Universit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1. 

79、《汉语神学与公共空间》,(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10春季号第32期。

80、《反向的观念与反转的逻辑:对齐泽克神学的一种读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10春季号第32期。

81、《英国高等教育观感》,《读书》20103

82、《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读书》20105

83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法国)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2010.
84
To Reverse our Premise with the Perverse Core: A Response to ?i?ek’s “Theology” in Chinese Context, (美国)Posi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85
The Value of Theology in Humanities, (德国)Sino-Christian Theology, Frankfurt: Peter Lang,2010.

 

利玛窦研究中心(Centro Studi "Li Madou"): www.limadou.org

地址:Piazza Strambi 7, 62100-Macerata Italy. Email: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